第22章 读书人(求追读!)-《大明:让你奉旨监国,你去修仙?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听闻‘遗诏’二字,刘基脸色一正,不再搀扶朱元璋,而是往前走出两小步,折过身恭恭敬敬的跪了下去,低着头,掌心朝上摊开。

    老朱这一刻也是收起了方才的叙旧和善之色,帝王霸气盈于眼眸。

    拄拐的手微微抬起,后方跟着的宫人快步小跑上前,躬身接住老朱拐杖。

    接着老朱尽可能的挺直了腰板,另一手抬起,早有另外的宫人准备好了,躬身弯腰,双手呈着一方打开的檀木匣,匣内有着一道圣旨。

    老朱取出圣旨,尽力控制着他的手不颤抖,将圣旨缓缓搁在了刘基双掌手心。

    “家国事,今日,朕皆付于刘先生了。”

    这一次,老朱用上了‘朕’字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太孙府,府外。

    百官依旧跪着,不过除了膝盖酸痛之外,倒也没有发生什么大问题。

    因为此时有着一把把华盖大伞立着,为百官遮阳,还有太孙府的护卫扛着一桶桶酸梅汤和牛肉饼,挨个的分发。

    先打一巴掌,再给一颗枣。

    百官的怨气清晰可见的消散了许多,甚至不少还开始感激太孙殿下,暗自反省自己今天的行为是否符合礼,并下定决心从今往后要努力打工,绝不折腾,以此来回报太孙殿下的恩德。

    有一种病叫什么来着。

    斯德哥尔摩综合症。

    而在府内,长生殿。

    朱雄英躺靠在沙发椅上,温韵温玉两姐妹被召过来为他捏背捶肩喂葡萄,玉指如葱,力道恰到好处。

    至于为什么每次都是吃葡萄,主要这个年代确实也没啥水果。

    朱大法师饶有兴趣的看着跟前站着的三人。

    三杨都服下了一枚刚出炉的绿色小药丸,磕完药的三人都是大眼瞪小眼,不知道太孙殿下想要做什么,心里满是对刚才所服药丸的猜测。

    “听好了,孤来问,你们答。”

    三人闻声一正,都是认真了起来。

    朱雄英目光首先看向了杨士奇,接着看向杨荣杨溥两人。

    “你们二人觉得杨士奇学行如何。”

    三杨之中,杨士奇学行最甚,这在历史上是有明确记载的,若不然在原有历史中杨士奇也不可能以白身受召编纂太祖实录,授翰林编修,进而入庙堂之列。

    杨荣和杨溥都是一愣。

    这问题有什么好回答的?

    大家都是读书人,读书人最讲究的就是一个面子,咬断牙也不会撕破脸,面子上都不会相驳斥。
    第(2/3)页